今天是
  • 您的位置:首页>检察新闻

    【同舟共济 检护明天】〗写在“六一”前的信:远离校园暴力

      2024-06-21

    未成年朋友们:

    大家好!我们是沈阳高新区人民检察院未检检察官。今天,我们通过网络平台,把与未成年人有关的法律知识、自护技巧送进校园,送到你的身边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!

    一、什么是校园暴力

    发生在同学们身边,会对同学们造成伤害的行为,比如语言暴力、行为暴力、关系暴力、网络暴力都是校园暴力。

    1、语言暴力。就是使用谩骂、诋毁、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伤害他人。语言暴力往往容易被忽视,但它的发生频率远高于严重的伤害类事件。

    2、行为暴力。是最常见的校园暴力,包括殴打、抢夺、勒索等,通常会给受害者身上留下明显的伤痕。值得注意的时,施暴者的暴力行为随着年纪增长而愈加严重。

    3、关系暴力。又称“冷暴力”,通常表现为散播谣言等行为或表现为排挤、离间小团体成员等,使受害者感到孤独、无助、沮丧。

    4、网络暴力。是指借助手机、网络等途径在同学之间实施人身攻击的欺凌行为,如在网络上散播流言、攻击辱骂同学、发布暴力欺侮同学的视频和照片等。

    二、校园暴力的危害

    校园暴力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包括:

    1、身体受伤

    身体被伤害,留下伤痕甚至造成残疾。

    2、行为失常

    在行为上出现退缩、酗酒、吸毒、自杀等消极行为。

    3、心理受创

    丧失自信,逃避人群,甚至精神失常。

    4、性格扭曲

    孤僻偏激,仇恨社会,很可能会从受害者变为施暴者。

     

    同时,施暴者会因此承受各方面的负面评价,承担相应的责任,包括同学远离、影响学业、赔偿医药费、父母老师失望、民事责任、丧失就业机会、最为严重的,甚至承担刑事责任。

     

    根据《刑法》的规定,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,应当承担刑事责任。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,犯故意杀人、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、强奸、抢劫、贩卖毒品、放火、爆炸、投放危险物质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。


     三、如何远离校园暴力:检察官建议你

    控制过激情绪平和解决矛盾。

    善交良师益友拒绝同流合污。

    警惕网络糟粕绿色健康上网。

    学习法律常识守护正义良知。

    自尊自爱自律共享和谐生活。